睡眠習慣不只影響精神或專注力,更可能成為糖尿病的誘因。最新研究發現,有1種睡眠習慣增加脂肪堆積,更令患糖尿病風險上升46%。研究人員建議,有這種睡眠習慣的人士應少做1件事,以減低風險。
1種睡眠習慣增患糖尿病風險46%
在今年9月9日至13日舉行的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年會上,荷蘭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有1種睡眠習慣恐增加患糖尿病風險。他們指出,以往的研究已證實特定的睡眠習慣與肥胖相關,也可能與吸煙、不良飲食習慣相關。對此,他們希望厘清睡眠時間,與中年人士的BMI、腰圍、內臟脂肪、肝臟脂肪和第2型糖尿病之關聯。
研究內容:
是次研究涵蓋了“荷蘭肥胖流行病學研究”當中的5026多名參加者,平均年齡為56歲,54%為女性,BMI平均為30。研究人員根據他們填寫的睡覺及起床時間,計算出睡眠時間中間點(mid-point of sleep),并將參加者分成3組:
· 早睡型:睡眠時間中間點早于2:30am
· 中間型:睡眠時間中間點介乎2:30-4:00am
· 晚睡型:睡眠時間中間點遲于4:00am
研究結果:
· 經過中位數6.6年的追蹤期,有225人確診第2型糖尿病。
· 與中間型相比,晚睡型參加者患糖尿病的風險高46%。
· 與中間型相比,晚睡型參加者的BMI高出0.7、腰圍多1.9 cm、內臟脂肪多7cm2、肝臟脂肪含量高14%。
· 早睡型與中期型的第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相約,早睡型的風險略高。
晚睡者1種飲食習慣 增患糖尿病風險
該機構的首席研究員Dr. Jeroen van der Velde推斷指,遲睡者患第2型糖尿病風險更大,可能由于內臟脂肪和肝臟脂肪較高。下一步要研究遲睡者改變生活習慣后,是否有助改善代謝健康。
此外,晚睡的人士可能會在較晚時分進食,可能與增加糖尿病危機有關。該研究員指出,雖然是次研究沒有對進食時間進行分析,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下午6點后不吃任何東西,對新陳代謝可能產生好處。因此,他建議晚睡的人士應避免在深夜進食。
睡眠多長才算健康?
香港衛生防護中心引述研究指出,要保持精神、維持日間的正常運作,不同年齡層每天建議的睡眠時間如下:
· 成年人(包括長者):約7至8小時。
· 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最少睡10小時。
· 初生嬰兒:16至18小時
· 幼兒:11至12小時
糖尿病8大初期征兆
香港醫管局指出,糖尿病是一種代謝失調的慢性疾病。當身體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人體無法正常利用所產生的胰島素時,血糖就會上升。血糖過高可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長遠更會引致心血管、視網膜、神經、腎臟等多個身體系統及器官受損。
糖尿病者初期征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準則,如空腹血糖≧7mmol/L,或餐后兩小時血糖≧11.1 mmol/L的人士,則可判斷為患上糖尿病。據醫管局資料,患者初期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1. 經常口渴
2. 小便頻密
3. 感到飢餓
4. 體重下降
5. 容易疲倦
6. 視力模糊
7. 傷口不易愈合
8. 皮膚痕癢,女性或會出現陰部發癢的情況
更多睡眠健康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資料來源:歐洲糖尿病研究學會、香港衛生防護中心、香港醫管局
最權威的香港本科升學資訊!10月19日,星島新聞集團攜香港各大高校,在深圳舉辦香港高等教育博覽會,推介優質香港高等教育資源。名額有限,請點擊鏈接填寫資料,及早獲得參加機會。
https://www.wjx.top/vm/QkvSl2q.aspx
報名人數眾多,會有資格審核環節,請務必認真填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