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潮濕多雨,人體一旦濕氣過重,容易水腫。不過,水腫成因眾多,可能是心肝腎出問題,又或是甲狀腺機能有毛病,宜及早正視,以防是重病警號。注冊中醫師張勇教大家辨識水腫成因、癥狀,并推介13款可強化臟腑,健脾肺補腎的食物和湯水,有助去水腫。
什么是水腫?與久坐/飲食/疾病有關?
“水腫”是指身體組織滯留過多液體,無法排出時,身體變得腫脹。身體任何部位均有機會出現水腫情況,例如手、手臂、腳踝、小腿等。張勇醫師表示,水腫的出現可與飲食、藥物、久坐久站等有關,亦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若人體積聚水濕,除了水腫,還可能伴隨身重、胸悶、疲乏、胃口差、容易腹脹等癥狀。
水腫8大風險因素 恐是肝病腎病征兆
香港夏季潮濕多雨,人體內容易積聚水濕,尤其是整天處于冷氣環境的人士,反而使排汗量減少,不能藉排汗來排除體內累積的熱能,容易增加濕重、水腫的機會。張勇醫師指,導致水腫的原因非常多,當中主要包括以下8大因素:
引致水腫的8大風險因素
-
久坐或保持一個姿勢也會導致局部水腫,多見于下肢水腫。
-
女性出現周期性水腫可能與月經週期有關,水腫會隨月經周期而出現及減退。
-
吃太多高鹽食物也會導致水腫。
-
水腫也可能由藥物引起,如部分高血壓藥物、消炎止痛藥、類固醇藥物、雌激素藥物等都可能會引起水腫。
-
腎臟疾病:腎病會影響人體代謝體液和鈉而導致水腫,而與腎病有關的水腫一般會反映在雙腿部和眼睛周圍。
-
心臟衰竭:下肢水腫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心臟衰竭警訊,代表心臟舒張或收縮的力度不足。此外,心臟衰竭還可能造成肝臟或肺水腫,即俗稱的肺積水。
-
肝硬化:肝臟負責制造白蛋白,維持血液中足夠的水分,如果肝硬化等肝臟疾病使肝臟功能失調、白蛋白不足,血管內的滲透壓下降,水分就會從血液中跑到組織中而形成水腫,容易堆積在下肢以及腹部,出現腳水腫及肚子腫脹的癥狀。
-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無論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都有機會導致身體組織浮腫。
夏天易水腫?如何自測水腫癥狀?
哪些季節及天氣,人體最易出現水腫問題?張勇醫師提醒,在換季、冬春季交替時可能較易出現水腫。當季節變換、氣溫高低起伏時,隨著氣溫上升,排尿的次數可能會較以前減少,但汗液的排出也不多,導致身體內的水分無法有效地排出,從而形成水腫。
此外,香港夏季潮濕多雨,人體內亦較易積聚水濕,尤其是整天處于冷氣環境,反而使排汗減少,不能藉排汗來排除體內累積的熱能,更容易增加水腫的風險。
如何判斷是否水腫?中醫教1招自測
在中醫學角度,人體水濕內積除了會水腫,還可伴隨身重、胸悶、疲乏、胃口差、容易腹脹等癥狀。想知道自己是否有水腫問題,可透過以下簡單方法檢測:
-
按壓小腿脛骨邊的位置,觀察其回彈來判斷水腫程度。
-
做法/步驟:用手按壓小腿脛骨部位3秒后放開,如果凹陷超過2毫米,并且不能立刻回彈,就可能是水腫,建議盡快就醫。
推介10種食物去水腫 健脾肺補腎
如何改善水腫問題?中醫學認為,水腫問題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使之不能正常運化水液,令水濕在體內積聚,主要涉及肺、脾、腎三個臟腑。
張勇醫師表示,治療方面以中藥內服為主,旨在調整臟腑功能、改善氣血津液的運行,治療水腫的同時,并且改善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而出現的其他癥狀,當中常見癥狀如疲倦、面色白、手腳冰冷、容易泄瀉、鼻敏感等。
食用健脾肺補腎的食物,有助強化臟腑機能,以提升新陳代謝,及時排走體內濕氣,減少出現水腫情況。他建議進食10種有助預防水腫的食物及中藥材。
5種食物去水腫 調補脾肺腎
日常食物中,有不少具有去濕利水功效。張勇醫師建議,可按個別體質及狀況,分清食用宜忌,適量食用以下5種食物,以助人體排濕去水腫。
1. 冬瓜
-
性味:冬瓜味甘、淡,性涼。
-
歸經:入肺、小腸、膀胱經。
-
功效:清熱利水、解暑熱。
2. 薏苡仁
-
性味: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
-
歸經:歸脾、胃、肺經。
-
功效:利水滲濕、健脾、除痹、清熱。
3. 綠茶
-
性味:綠茶味甘,性微寒。
-
歸經:歸心、肝、脾、肺、腎五經。
-
功效:清熱、養陰生津。
4. 赤小豆
-
性味:赤小豆味甘、酸,性平。
-
歸經:入脾、心、肺經。
-
功效:利水除濕、消腫解毒。
5. 荷葉
-
性味:荷葉味苦,性涼。
-
歸經:歸心、肝、脾、胃經。
-
功效:清熱解暑、升發清陽。
5種中藥材去水腫 強化脾肺腎
1. 茯苓
-
性味:味甘、淡,性平。
-
歸經:歸心、脾、腎經。
-
功效:能健脾補中、利水滲濕。
2. 白朮
-
性味:味苦、甘,性溫。
-
歸經:歸脾、胃經。
-
功效:補氣健脾、燥濕利水。
3. 五指毛桃
-
性味:味甘,性平。
-
歸經:歸脾、肺、肝經。
-
功效:健脾化濕、舒筋活絡。
4. 土茯苓
-
性味:味甘、淡,性平。
-
歸經:歸肝、胃經。
-
功效:解毒利濕,通利關節。
5. 玉米須
-
性味:玉米須性味甘、淡,性平。
-
歸經:歸腎、膀胱、肝、膽經。
-
功效:清熱化濕、平肝利膽。
3款去水腫湯水食療 1款茶可祛濕促進代謝
肺、脾、腎三臟功能一旦失調,人體就很易受水腫問題困擾。張勇醫師推介3款食療,有助保持這三大臟腑健康。土茯苓山藥冬瓜湯、五指毛桃茯苓祛濕湯、陳皮普洱茶,均有助強化脾肺及腎機能,提升新陳代謝率,促進身體運化水濕,改善及預防水腫問題。
1. 土茯苓山藥冬瓜湯
-
材料:土茯苓15克、赤小豆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0克、山藥15克、蜜棗2粒、冬瓜半個、豬骨1斤。
-
制法:豬骨先汆水,各材料洗淨后一同放砂煲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滾后,改用小火煲約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飲用。
-
功效:清熱、祛濕。
2. 五指毛桃茯苓祛濕湯
-
材料:五指毛桃20克、茯苓10克、白扁豆10克、生熟薏米各10克、山藥5錢、大棗2枚、豬腱半斤。
-
制法:豬腱先汆水,各材料洗淨后一同放砂煲內,加清水適量。大火煮滾后再用細火煲1小時,調味即可飲用。
-
功效:健脾化濕、舒筋活絡。
3. 陳皮普洱茶
-
材料:陳皮半塊、普洱茶葉若干。
-
制法:加適量熱水,浸泡10分鐘后即可飲用。
-
功效:行氣、燥濕。
預防水腫3大方法
張勇醫師提醒大家,除了受天氣等環境因素影響,日常起居及生活習慣不當,亦很容易會誘發水腫問題。他建議採用以下3個方法,能有效預防水腫。
日常起居飲食 預防水腫3大守則
1. 減少久坐、適當運動:
保持一個姿勢詔久,會使下肢循環變差,繼而出現下肢水腫,運動可以幫助血液循環,可有效改善這類型的水腫。
平時久坐者,建議每小時起身走動5分鐘左右。
2. 飲食少鹽減鈉:
因為鹽巴內的鈉會讓水分滯留于人體。
3. 保持適當體重:
因為體胖的人士一般代謝較差,相比他人可能更容易出現水腫問題。
更多健康養生資訊,盡在星島環球網: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