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民主黨副總統哈里斯、共和黨前總統特朗普10日進行總統大選電視辯論,這場對雙方皆具重大意義的交鋒,有望讓辯論贏家在選舉最后沖刺階段掌握優勢。
▲哈里斯(左)與特朗普(右)10日進行辯論。紐約時報
路透社報導,哈里斯(Kamala Harris)與特朗普(Donald Trump)辯論會有以下3大看點。
在這場美國現任副總統對決前總統的大選中,哈里斯和特朗普都有點矛盾地稱自己是將要改變現狀的“改革派”候選人。
哈里斯試圖將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政績往身上攬,同時又不想被拜登政府的錯誤施政拖累;她強調自己一旦執政,美國將迎來嶄新開始。
而特朗普盡管曾于2017至2021年間入主白宮4年,他再次以反對派自居,抗拒華府體制。
特朗普也宣傳自己的國際經驗,與哈里斯形成對比。他保證能終結俄烏及以哈戰爭,并保護國家不受擁有核武的朝鮮或伊朗侵害。哈里斯成為民主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以來,特朗普不顧幕僚和盟友建議他更加聚焦哈里斯的政策,一再于演說和社群媒體貼文中質疑她的亞裔與非裔血統,并對她施以一連串人身攻擊。
如果特朗普在辯論會再次對哈里斯做出人身攻擊,可能會疏遠還沒決定把票投給誰的選民,尤其是那些懷疑特朗普性情是否適合擔任總統的人。
哈里斯迄今大致上并不理會特朗普的人身攻擊。一些觀眾將特別留意,如果特朗普在辯論會使出強硬手段,她會如何應對。如果與特朗普形成最強烈對比,哈里斯必須表現出自己不會被特朗普牽著鼻子走。
這場辯論也是哈里斯向數以百萬計美國觀眾建立個人政治品牌的機會。哈里斯知名度不如她之前的幾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但這有望成為她的優勢,因為選民一再表示他們已厭倦拜登與特朗普對決戲碼。
有評論認為,曾任加州檢察長的哈里斯將有舞臺展現自身辯論技巧,且比起拜登在6月總統大選辯論的表現,她的法庭經驗或許有助她以更有效方式即時反駁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