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句詩詞大家肯定張口就來,背誦全文也不在話下。這就是中國語文課本里的“熟面孔”——《滕王閣序》。可大家有沒有想過,詩里寫得這么氣派,那這滕王閣的主人“滕王”到底是何方神圣?
滕王其實也就是李元嬰,李元嬰可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父親是開國皇帝李淵,老來得子,自然十分寵愛。哥哥就是千古一帝李世民,經歷過玄武門血雨腥風,對這個弟弟更是十分寵愛,要啥給啥,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下來給他。
李元嬰打小就過著錦衣玉食、仆人成群的生活,想要甚么,揮揮手就有人送到面前,日子過得比神仙還快活。可這孩子,說好聽點是天真爛漫,說難聽點就是被寵壞了,壓根不知道民間疾苦,只顧著自己享樂。
剛到封地山東滕州,李元嬰就開始了他的“大建”計劃。他一聲令下,無數工匠和民夫就開始了沒日沒夜的勞作。老百姓的血汗錢,都變成了雕梁畫棟、奇珍異寶,堆砌成一座奢華至極的“滕王閣”。
這閣樓,據說高聳入云,站在上面能俯瞰整個滕州城。閣內更是金碧輝煌,珍饈美饌堆積如山,歌舞昇平,夜夜笙歌。老百姓看著心疼,可誰讓人家是王爺呢,敢怒不敢言。
時間一晃,唐太宗駕崩,唐高宗李治繼位。這位新皇帝,可是個務實的狠角色,看不慣李元嬰這種驕奢淫逸的做派。他先禮后兵,先是寫信苦口婆心地勸誡,希望他能改過自新,為百姓做點實事。可李元嬰壓根不當回事,依然故我,該吃吃,該喝喝,該建樓建樓。
李治一看,這軟的不行,那就來硬的。他一紙詔書,把李元嬰貶到了蘇州。你以為李元嬰會因此收斂?那就太天真了。人到了蘇州,沒多久,一座比滕州那座更加富麗堂皇的“滕王閣”拔地而起。這下李治可真生氣了,簡直是朽木不可雕也。于是李元嬰又被貶到了更遠的滁州。他又建了一座“滕王閣”。
后來李元嬰又被貶到了四川閬中,這回他倒是沒再建“滕王閣”了,而是建了座規模更大的“閬苑”。這“閬苑”,亭臺樓閣、假山池沼,應有盡有,比皇宮也不遑多讓。
就這樣,李元嬰一生建了三座“滕王閣”,一座比一座奢華,一座比一座氣派。
當王勃登上滕王閣,看著眼前“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景,文思泉涌,揮筆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的時候,為甚么也沒有提“滕王”李元嬰半個字?
那真相只有一個:他是故意不提。王勃是甚么人?那可是滿腹才華、心懷天下的青年才俊,一心想的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而李元嬰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揮霍無度。這兩個人,壓根就不是一路人,思想境界差著十萬八千里。
王勃寫《滕王閣序》,是想借著這千古名樓,抒發自己的抱負,歌頌那些真正值得歌頌的人和事。你讓他歌頌李元嬰?這完全就是背道而馳了。
李元嬰的故事也挺發人深省的。出身高貴、家財萬貫,不代表就可以為所欲為,只有那些真正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才能被歷史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