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4日金門海域發生執法意外,造成2名大陸漁民死亡,雙方經15次協商仍未突破僵局,遺體及船只滯留金門長達167天。金門翻船事件懸宕5個多月之后,幾經波折后雙方善后協商終于達成共識,臺灣“海巡署”公開向家屬道歉,罹難漁民家屬各獲150萬元人民幣撫慰金,遺體公祭后運回大陸入土為安。雖然更多協議細節不得而知,整個事件總算是降下帷幕。
回顧整個事件,可謂是跌宕起伏。事發當時臺灣方面欲把事件單純化、定調為司法事件。但大陸強硬表態,臺灣是中國的臺灣,嗆聲廈金海域不存在禁止、限制水域,并痛批民進黨當局草菅人命、推諉卸責,解放軍密切關注海上事態,堅決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兩岸關系一度劍拔弩張。隨后面對大陸要求究責、賠償及真相訴求,臺灣方面則在危機處理上未能順向啣接,事件歷經15次協商都不歡而散。
直到7月末,民進黨政府不再執著“官方對官方”協商,大陸官方也不再堅持將事件定性為“惡性撞船”,兩岸各退一步尋求事件務實解決。兩岸官方最大的共通點是在“人道”和民眾的福祉才使得此次事件順利落幕,對兩岸都是好事,值得肯定。
外界將此次協商過程形容為“金門模式”,這一說法有些過度上綱,但至少兩岸在面對沖突的危機管理上,已有個案可參考;可以預期兩岸若發生任何沖突,雙方不會一直處在僵局,仍有一些開創性的方式來解決爭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是自蔡英文上任后,兩岸罕見面對面密集談判,從改善兩岸關系來看,稱得上是一種新的對談方式。
這樣的結果,為兩岸人員之間的雙向正常交流,做了一個氛圍的鋪墊,民間交流可能會在兩岸既有的對話機制上“看到一些曙光”。但若將此事看作兩岸和平交流的契機,則不太現實。皆因當下兩岸欠缺政治互信,重新開展接觸、談判、對話、協商,在短期內可能性并不高。大陸國臺辦在事件落幕之后就表示,只有回到“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兩岸協商才能恢復。表面上事件已落幕,但以往兩岸心照不宣的海上執法已回不去,未來大陸海警在金廈海域巡查的行動將常態化,兩岸關系仍然暗潮涌動,懸念迭起。
令人欣慰的是,金門翻船事件協商達成共識后,目前仍滯留大陸的胡姓釣客、大進滿88號漁船案,都傳來有望妥善解決的曙光。兩岸雙方能否透過一系列遺留個案的處理和解決,建立一定的默契,并以“改善兩岸關系、恢復金廈安寧、開啟雙向交流”為短期目標,而不是反其道而行。雙方都有“向前看、向前走”的意愿,金門翻船事件翻頁絕不單是解決事件本身,而是著眼于下一步如何走。兩岸和平穩定、友好交流是兩岸民眾的共同期待,希望兩岸能夠穩定發展,但要達到真正的和平穩定,還有一段路要走。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