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有醫生分享病例指,一名29歲男子因痔瘡求醫,詳細檢查后驗出大腸癌。醫生提醒,有2類人應多加留意腸道腫瘤問題。若大便出現6種變化,則有機會是大腸癌征兆。
痔瘡發作揭患大腸癌
綜合內媒報道,四川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肛腸科主任張寧分享病例指,一名29歲從事信息科技工作的男子,因為痔瘡發作而求醫。張醫生表示,該男子平日長時間坐著,經常捱夜,而且過度暴飲暴食,導致痔瘡劇痛。
經檢查后,發現該男子出現“低位直腸占位”的情況,進行活體組織切片檢查后,證實是大腸癌,立即安排進行手術治療,以防病情惡化。
便秘會引發痔瘡,亦是大腸癌癥狀之一?
據香港癌癥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患上早期大腸癌,可能全無癥狀。若有病征,大腸癌常見癥狀包括:大便帶血,或呈黑色、帶黏液,或直腸出血;排便習慣突變(持續便秘或腹瀉)、糞便形狀改變(幼條狀)、大便后仍有便意;無故體重下降;下腹不適(腹部發脹或腸絞痛);身體出現貧血征狀:手腳冰冷、疲倦、心跳加速、氣喘、面色蒼白、頭暈。
根據香港衛生署資料,痔瘡有3大成因:
1. 長期便秘及長期用力排便:這通常由于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缺乏生果和菜的食物纖維所引致
2. 長時間坐著
3. 年長
醫生教看大便6特征 自測患大腸癌風險
大腸直腸外科醫生陳威佑曾講解過糞便變化與大腸疾病的關系。他指出,糞便是反映腸道健康狀況的最佳指標,應養成觀察糞便的習慣。若出現以下6種型態或排便過程變化,恐患上較嚴重的腸道疾病,甚至是大腸癌,應盡早求醫檢查。
排便/糞便出現6大特征 可能是大腸癌征兆
1. 糞便帶有血液
2. 糞便變得越來越細(像筆一般的粗細)
3. 糞便帶有大量黏液或發出惡臭
4. 排便習慣改變
5. 排便前嚴重腹部絞痛
6. 有便意但感覺排不干凈
大腸癌10大高危因素 年輕人2習慣增風險
為何年輕人患大腸癌風險上升?張醫生提醒,年輕人應更重視腸道腫瘤的發生機率,尤其是生活作息不規律,以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士。另外,據香港癌癥網上資源中心資料,有10大因素會增加患大腸癌風險,其中包括一些不良飲食習慣。
大腸癌10大高危族群 常吃加工肉類風險高
1. 飲食中的纖維含量不足
2. 進食大量紅肉和加工肉食
3. 缺乏體能活動
4. 肥胖
5. 飲酒
6. 吸煙
7. 帶有遺傳性的腸病,例如“家族性大腸腺瘜肉病”或“連氏綜合癥”
8. 大腸長期發炎,例如“潰瘍性結腸炎”
9. 過往有大腸瘜肉
10. 有大腸癌家族史,尤其是直系親屬(即父母、兄弟姊妹或子女)
資料來源:《中工網》、香港衛生署、癌癥網上資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