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期待著寶寶的到來,家庭成員亦同享迎接新生命的喜悅。然而,準媽媽的心情會隨著懷孕時期而改變,在不同時期的經歷,會帶來不同的情緒挑戰。產前抑郁癥(Antenatal depression)是懷孕期間一種常見的情緒障礙,一些研究表明,產前抑郁癥不僅影響母親的身心健康,更可能增加胎兒低出生體重和早產的風險。
產前抑郁癥6大癥狀 持續超過3周要處理
盡管產前抑郁癥相當普遍,但許多人會將其癥狀誤認為單純的荷爾蒙失調,以為這是正常的孕期變化,從而忽視及時治療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可及早發現孕婦是否患有產前抑郁癥?
如果孕婦持續超過3周出現以下的常見癥狀,就應及時處理:
1. 持續感到沮喪
2. 自責、覺得自己無用
3. 對生活、與伴侶關系的改變、生產及分娩計劃等問題感到過份焦慮、不安
4. 有睡眠問題,無論是睡得太多還是太少
5. 對原本喜歡做的事情失去興趣
6. 開始思考死亡、自殺,感到人生沒有希望
4種方法疏導產前抑郁情緒
實際上,產前抑郁癥是可以預防的。孕婦如若感到有以上先兆,又或感到郁悶,可以下列方法疏導情緒:
1. 及早厘清影響情緒的壓力源,從根本著手解決
2. 如發現事情不能改變或無法控制,便應放手
3. 試用另一正面角度去看事情
4. 多給自己時間及空間,與家人或朋友分享壓力、擔憂和情緒,重新找回身心的平衡
家人可如何幫助抑郁孕婦?
如家人發現孕婦有產前抑郁癥先兆,建議可作以下行動應對:
1. 不要急于試圖解決問題
2. 多聆聽她的感受
3. 多提供支持及理解
4. 提醒她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順孕無憂”支援計劃
香港都會大學最近獲得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的資助,推動了為期三年的賽馬會“順孕無憂”支援計劃。該計劃與香港心理衞生會和基督教女青年會合作,在本地八家公立醫院的婦產科進行產前/產后抑郁癥的早期篩查和識別,并通過階梯支持模式向新媽媽和爸爸提供早期干預和情緒支持。
該計劃包括在線學習及信息平臺、工作坊、義工熱線、認知行為療法,以及針對準父親、準祖父母和家庭保姆等嬰兒照顧者的小組活動和產后跟進等服務。同時,該計劃還通過講座、研討會和各種活動提高護士、社工、及其學生對產前產后情緒需求的認識。
對于具有心理健康高危因素的孕婦,例如抑郁癥病史、年青懷孕、濫藥或吸毒等,政府的“兒童身心全面發展服務”,也投入了大量資源。根據個案的嚴重程度,以及母親及其子女的需求,相關個案會交由派駐母嬰健康院的助產士、精神科外展小組或兒科醫生、醫管局常規精神科及社會福利署跟進。
撰文:黃婉霞教授香港都會大學護理及健康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