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總統、2002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卡特(Jimmy Carter)逝世,終年100歲。現任總統拜登在1970年代力撐卡特角逐,他在卡特逝世后形容,美國及世界失去一位杰出領袖、政治家及人道主義者。跟卡特立場相左的候任總統特朗普就在社交網站表示,卡特在任總統時期面臨的挑戰,正值國家的關鍵時刻,指他竭盡全力改善所有美國人的生活,“為此,我們都欠他一份感激”。
卡特在1977年至1981年就任總統,期間面對國內高通脹問題,自1979年起亦要處理“伊朗人質危機”,事件長達一年多才結束,亦令他在任期間民望欠佳。
卡特在總統任期與卸任之后投入調停以色列與埃及之間的沖突。而他在退任后致力參與人權事務,又曾經到多個國家推動改善貧窮項目,他最終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對華方面,卡特延續了由尼克遜年代建立的方針,逐步跟中國溝通。1979年,美國和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卡特在任期間未曾訪華,于卸任后的同年才前往當地,仍然獲中國官方高規格接待,包括獲國家主席李先念在釣魚臺國賓館設宴,并且獲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接見。
即使美中關系近年緊張,卡特仍然跟中方保持友好關系,其中在2019年1月,卡特就曾經出席“全美華人協會”在亞特蘭大舉行的中美建交40周年晚宴。卡特當時致詞時表示,美中兩國關系十分重要,不應該因為兩國間的任何誤解或仇恨而受到破壞。
卡特與羅莎琳創立“卡特中心”,旨在促進全世界人類的健康與和平,曾達成迅速杜絕幾內亞蟲癥(Guinea-worm disease,又稱麥地那龍線蟲病dracunculiasis)的成就。卡特夫婦投注數十年光陰成立非營利組織“仁人家園”(Habitat for Humanity),提供小老百姓負擔得起的住所。
金恩博士的女兒柏妮絲金恩(Bernice King)說,前總統卡特對于全人類的愛與悲憫胸懷,讓他成為與眾不同的領導人、公仆,更戮力促成金恩博士“至愛社區”(Beloved Community)的理想,建立彼此關愛、沒有饑饉、消弭仇恨的群體。
美國南衛理公會大學(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總統史研究中心主任恩格爾(Jeffrey A. Engel)說,卡特卸任后到進入安寧療護階段之間這段歲月,美國民眾對他心懷感激,“假使卡特早在1982年過世,他獲得的贊美會比現在少”。
▲卡特周日在喬治亞州普萊恩斯家中逝世,享嵩壽一百歲。路透社
卡特周日在他位于喬治亞州普萊恩斯家中逝世,他的兒子奇普卡特(ChipCarter)證實此一訊息。
而他此生摯愛的妻子羅莎琳也已于2023年11月19日在家中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