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辧主任夏寶龍早前在深圳召開座談會,呼吁出席的香港工商界名人發揮推動經濟發展主力軍作用,以實際行動支持香港發展。連日來夏寶龍的講話在坊間引起不少回響,其中全國政協常委唐英年所說的縱使香港商人愿意支持,但“條數亦都要計得掂”,比較能夠反映工商界心聲。大家在討論類似議題時,往往陷入不必要的二元對立,似乎私人構機必須在追求利潤和貢獻社會之間二選一,但其實兩者存在廣闊的中間地帶,不一定是對立的。
夏寶龍講話豐富 如醍醐灌頂
今年以來,先是習近平主席向祖籍寧波的香港企業家回信,對他們的貢獻給予高度肯定,然后就是夏寶龍這次座談會。夏寶龍講話內容相當豐富,既要求香港勇于變革,不要僅靠傳統優勢“一招鮮、吃遍天”,更要求香港有實際行動,不能只說不做。由于這個座談會面向香港工商界名人,因此其講話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次工商界動員大會。
近年香港社會雖已形成不要“食老本”的共識,并在推動經濟多元化方面做出一些成績,但整體進度未如人意。本屆特區政府非常努力,嘗試推動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等項目,但受制于經濟復蘇乏力、賣地收益下降等客觀因素,似乎捉襟見肘。德勤甚至預料香港今個財年赤字逾千億,財政儲備降至約6000億。在此情況下,私人機構或工商界的參與便顯得極其重要。
在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的香港,人們習慣了資本逐利的邏輯,“自私”被視為理所當然。工商界要向股東負責,自然不得不“計掂條數”,平衡利益與風險,這是近期一些土地發展項目流標的原因。其實,將“自私”視作資本主義下的必然,是一種教條主義的想法,實際上并不完全是這樣。事實上香港工商界一直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的傳統,例如曾有發展商捐地興建過渡性房屋,因為他們深知一個全然逐利的社會是不健康的,也是欠缺可持續性的。
北都任務復雜 應擺脫“食老本”
夏寶龍婉轉批評香港社會“一招鮮、吃遍天”,有如醍醐灌頂。港府近年開始摒棄“積極不干預”的信仰,推出不少發展大計。《施政報告》提出將于北部都會區物色3個分別占地10至20公頃的“片區”,將來政府賣地后,發展商就要承擔土地平整,以及發展區內公共設施、政府大樓、商業用地和私人住宅的重任。北都當然有地產項目,但它作為香港長遠發展的引擎,也支撐創科、旅游等各類經濟活動,契合將香港經濟多元化的需要。近日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明,期望明年至少有一個片區正式招標。可以想像,以北都片區占地之廣、發展任務之復雜,倘若得不到市場積極響應,所產生的挫折,一定比面積較小的市區重建項目流標為大。
在北都這個大舞臺上,工商界是重要持份者,甚至說是“主力軍”亦不為過。過往工商界特別是地產發展商在擺脫“食老本”方面做得不夠積極,如今香港大力推動創科發展,工商界加大創科資源投入,一方面是幫助政府推動經濟多元化,為青年提供多元出路,這本身就是實踐自身社會責任;另一方面也是幫助自己擺脫“食老本”的慣性,強化自身在商場的競爭力,將來賺取更多利潤。
雖然工商界是繼續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政府亦不應忘記自身定位是“有為政府”,肩負維護“有效市場”的責任。未來,政府要積極動員各界建設香港,特別是要出臺完善的產業政策,同時要強化協調和解說工作,適當為工商界提供更多便利,創造投資的誘因,讓工商界明白投資北都長遠而言是有巨大回報的。只要官商加強協作,香港經濟便有條件搞得更好。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