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也是有壽命的,地球上的生命即便沒有毀滅于核戰爭或重大瘟疫,也躲不過時間之殤。諾亞方舟只存在于宗教傳說中,人類尋找下一個“地球”是為了避免子孫將無立足之地。茫茫宇宙,何去何從?月球雖近但體積有限,且各種條件不適合生命存在。太陽系中,人類最有可能移民的地方就是火星。
早在2009年1月,馬斯克說他的SpaceX公司未來的目標是要幫著人類完成“太空移民”。今年7月,美國太空局宣布毅力號火星車在火星杰澤羅隕石坑的一塊綽號為“Cheyava Falls”的淡紅色巖石上發現了“豹斑”。科學家們認為,數十億年前這塊巖石中的化學反應可能支持曾經的微生物生命。通過火星車上的儀器分析表明,這塊巖石符合古代生命可能指標的定義。毅力號火星任務的一個關鍵目標是天體生物學,包括緩存可能含有古代微生物生命跡象的樣本。該漫游車將描述火星的地質和過去的氣候,以幫助為人類探索這顆誘人星球鋪平道路。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率先開啟對火星的探險之旅。從1964年美國發射的火星探測器“水手4號”,成功回傳第一批火星表面照片,使人們看到一個充滿隕石坑、環形山的沉寂世界……到后來人類第一顆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探測器,人類成功登陸火星的第一輛火星車,首次發現火星地表下面存在水冰,預示火星存在生命的可能性……登月球難,登火星更難上加難。目前,全球可登上火星探測的只有美國與中國。
火星距離地球最遠時有4億公里,最近時大約5500萬公里。即使最近時,也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一百多倍。從喜劇《火星叔叔馬田》中火星人意外掉落地球,到科幻電影《火星救援》中人類在火星生存……這顆遙遠而神秘的紅色星球,引發人們無限遐想。上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火星探索。迄今為止全世界開展了四十多次火星探測任務,實現了對火星的飛掠、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
目前,陸續取得的科學成果,豐富了人類對火星演化歷史、環境變化規律、火星表面典型地形地貌成因等的認知。據專家介紹,天問三號作為中國第二次火星探測任務,確立生命痕跡探尋為第一科學目標,將突破火面采樣、火面起飛上升、環火交會和行星保護等關鍵技術,實現火星樣品返回地球。
從載人航太飛出地球到奔月探火走向深空,孜孜不倦的人類不斷創造新的歷史,推動航太成果為更加美好的未來貢獻力量。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既稀薄又寒冷,遍佈撞擊坑、峽谷、沙丘和礫石,沒有穩定的液態水。南半球是古老、充滿撞擊坑的高地,北半球則是較年輕的低地平原。根據觀測證據,在火星觀察到類似地下水涌出的現象,南極冰冠有部分退縮,雷達數據顯示兩極和中緯度地表下存在大量水冰,而水是人類生存的首要因素。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