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統治者選擇都城主要根據軍事、經濟、地理位置三方面條件來考慮。軍事上要求都城所在地既能制內,又利于御外;經濟上要求都城附近地區經濟發達;地理位置上要求都城有通暢的水陸交通線路通向四面八方。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后,定都河南開封。開封府主要的優勢是居“天下之要會”,汴水河渠連接江淮等地,經濟富庶,但其缺點是軍事上無險可守,難以御外,必須常駐數十萬大軍以代替山河之險。趙匡胤考慮得比較全面,比群臣和趙光義更有眼光,他認為如繼續以開封為都城,養這么多冗兵,“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結果不幸而言中。
趙匡胤不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軍事家,也是一位高瞻遠矚的政治家。他考慮到開封“形勢渙散,防維為難”,打算先遷都洛陽,后遷都長安,他說:“吾欲西遷,據山河之勝,以去冗兵,循周漢故事,以安天下也。”但這一打算遭到群臣的極力反對。
趙匡胤于公元927年在洛陽出生,因而對洛陽有特殊感情。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下詔西幸洛陽祭祀天地,并打算從此留在洛陽。起居郎李符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上書“陳八難”,書中稱:“洛陽凋敝,一也;宮闕不備,二也;郊廟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內民困,五也;軍食不充,六也;壁壘未設,七也;千乘萬騎盛暑扈行,八也。”
趙匡胤思鄉心切,根本不管西行難不難,即于同年三月丙子日從開封出發。四月,趙匡胤一行到達洛陽,在南郊舉行合祭天地大典。此前洛陽地區連續一個月大雨不止,趙匡胤到達后,雨就停了下來,舉行合祭大典時晴空萬里。大典結束后,當地父老說:“我輩少經亂離,不圖今日複見太平天子!”還有人激動得淚流滿面。趙匡胤見天公作美,百姓歸心,又見洛陽宮室壯麗,心情非常愉快,當日下詔大赦。
趙匡胤以為遷都之事可如愿進行,卻不知群臣雖表面不反對,但大多數人仍不樂意遷都,他們利用各種機會向趙匡胤進諫。
一天,趙匡胤的老部下李懷忠見皇上略有閑暇,便上前進言,他說:“東京有汴渠之漕,歲致江淮米數百萬斛,都下兵數十萬人,咸仰給焉。陛下居此,將安取之?且府庫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動搖。一旦遽欲遷徙,臣實未見其利。”
就當時形勢而言,李懷忠這一番話的理由是很充足的,自后梁建都開封以來,幾代統治者便不斷開挖運河,以通漕運。經不斷疏浚和開鑿后,基本形成以開封為中心的運河系統。開封便能取得全國各地的糧食和物資,解決開封數十萬禁軍和百萬居民的糧食和物資供給,這是洛陽無法辦到的。但即便如此,仍改變不了趙匡胤遷都的決心。
群臣的意見趙匡胤可以不聽,可晉王趙光義的意見趙匡胤卻不得不聽,因趙光義是他的皇位繼承人。當趙匡胤把遷都洛陽和其有險可守的想法告訴趙光義時,趙光義說:“在德不在險。”趙匡胤一時語塞。
眼看晉王和群臣都持反對意見,趙匡胤只好放棄了遷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