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9月初調整了跨國收養政策,今后除“外國人來華收養三代以內旁系同輩血親的子女和繼子女”外,不再向國外送養兒童。作為昔日兒童跨國送養大國,此舉引起國際國內廣泛關注。
過去30多年里,美國一直是中國兒童的最大接收方。中國在1992年出臺收養法后,同年即有232名兒童被外籍人士收養,其中206名去了美國。接下來共有約15萬中國兒童被外籍家庭收養,其中約有8.2萬名兒童被送往美國,數量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經濟基礎薄弱,普通家庭生活條件與西方國家差距巨大,社會福利制度不足以支持所有孤兒獲得關愛和有益成長的環境,跨國收養成為一些孤兒改變生活狀況的現實選擇。由于坊間重男輕女舊思想作祟,被海外收養的小孩大多為女性。根據美國國務院文件,從1999年到2016年,86%被美國收養的中國兒童是女性。
此外,跨境領養殘疾兒童的比例相對較高,根據中國政府官方數據,在2014年至2018年間,外國人收養中國的殘疾兒童共11468例,占涉外收養的95%。
有人認為,國際收養在過去30年里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石三鳥”的政策,即既減少了人口負擔,減輕了地方政府撫養孤兒的財政壓力,還能收到來自國際收養家庭的捐款。
但是,被遠離故土、文化迥異的家庭收養,許多孩子對自己的身分產生困惑。不少人認為,從根本上講,孩子應在自己的文化環境中成長,得到來自親生父母的關愛與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與發展。不過,這些人倫方面的問題,坊間探討較多,國際形象不足于影響決策。
近年來,中國已高速成長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跨國收養人數已大幅下降,被收養的兒童總人數較少。如今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醫療衛生水平的提升大大降低了新生兒殘障率;同時,人們的觀念也有了很大改觀,因為經濟原因或性別而遺棄女嬰的現象已經很少了。
據中國民政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孤兒人數為54.9萬,至2023年底,這一數字銳減至14.4萬,10年間減少了超過73%。誠然,中國目前依然會遇到嬰兒被遺棄或無人照料的情況,主要原因是這些孩子存在身體上的缺陷。不過這種情況也在不斷減少。由于遺棄的數量減少,中國每年的孤兒收養案例數也在快速下降,2018年全國辦理的收養登記為15143例,僅相當于2009年辦理量的34%,到了2022年,全國收養登記的孤兒數量更是進一步降至8432人。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縮緊跨國收養政策背后還有其嚴峻的人口問題。中國的此項決定還反映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口政策轉變,即從長達幾十年的擔心人口過剩轉向關注出生率放緩。
中國政府的公報提到,近年來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跌,從人口大國變成位列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低于人口學家提出的“生育更替率”,結婚率持續下跌。為應對人口問題,官方自2021年起實施“離婚冷靜期”政策,以期降低離婚率。不久前又取消了結婚的戶口登記政策,此舉被認為是鼓勵民眾早生養多生養。
綜上所述,可以洞悉中國政府調整跨國收養政策的真實動機。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