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下载,夜夜操无码国产麻豆,丝袜老师教室自慰摸下面漫画,欧美成人高清aⅴ免费观看

讀懂廣州 | 帆影點點下陽江,海上敦煌有榮光

發布時間:2024-09-11 14:17

廣州素有“千年商都”、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地之一等美譽。那么,古時從廣州啟航的商船,下一站會駛向何方?

展開地圖,扼粵西要沖、海岸(島)線蜿蜒、良港眾多的陽江映入眼簾。在歷史長河中,陽江正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站與補給站,也是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水陸貨物集散地。

沉睡800多年后,被譽為“海上敦煌”的宋代商船“南海Ⅰ號”重見天日,仿佛“時間膠囊”,將數千年的絲路繁榮徐徐呈現,先民開放包容、開拓進取的精神沉淀其中。如今,在嶺南這片熱土上,廣東人依然敢為天下先,賡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邁向未來。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于陽江海陵島。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位于陽江海陵島。

歷經千年而繁盛不衰,海上絲綢之路塑造了廣州乃至嶺南開放包容的氣質。陽江,正是商船從廣州出發后西行的必經之路。

商船從廣州出海首站即到陽江

早在秦漢時期,廣州和徐聞就是南方重要的貿易港。在沒有指南針、鐵船鋼板與能源動力的遠古年代,嶺南先民借助季風、沿著海岸線航行。那么,古人在廣州登上商船,揚帆起航,首站會去往哪里呢?普及陽江歷史文化的《漠陽懷古》一書給出了答案,學者陳浩天撰文提出:“陽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港、補給港。”

陽江地處粵西,三面環山,一面朝海,海岸(島)線總長470.2公里。陽江之名得自漠陽江。在古越語中,“牛”為“莫”,“羊”為“陽”,說明古代漠陽江流域水豐草肥、牛羊聚居。漠陽江穿過陽江,在陽東區北津港流入大海。位于廣州和徐聞中間點的陽江,江海交匯,貨物既可溯漠陽江北上,轉運后通達西江,又可經海路直抵徐聞、番禺等大港。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陽江成了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轉運港,物資在此中轉,商船在此泊岸。公元前111年,漢武帝設立合浦郡,轄高涼縣,縣治就在今陽東區大八鎮。此后,此地長期是高涼地區的政治、文化、經濟乃至軍事中心。隋朝,朝廷析高涼縣,置陽江縣,始有“陽江”之地名。

南海Ⅰ號正在被運入博物館。

▲南海Ⅰ號正在被運入博物館。

冼夫人促進民族融合為海絲保駕護航

從南北朝至唐初,高涼俚人文化和中原文化快速融合,冼夫人、馮盎等英雄輩出,推動了陽江地區文化的繁榮。或許,正是因為海洋貿易帶來的寬闊視野和胸懷,冼夫人、馮盎等人能以更開放包容的態度推進嶺南地區的民族融合。

公元535年,當地俚人大首領冼夫人與擔任高涼太守的馮寶結為夫妻。從南北朝至唐初100多年間,馮冼家族成為維護嶺南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不僅促進本地文化和中原文化的融合,還參與海外貿易,更為海外貿易保駕護航。冼夫人將粵西一帶建成向海而興的“大本營”,把豐阜的物產通過船舶由漠陽江出海,運送至海外。為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發展對外貿易,冼夫人時期除了在陽春石菉山開礦煉銅,在春城鐵坑山采礦煉鐵,大力打造兵器、農具和生活用具外,還利用陽春豐富的林業資源,制造船只促進貿易,將高涼主產的糧食、陶瓷及用蠶絲、麻布、葛布加工的優質紡織產品銷往海外。這一時期海上絲路暢通,海外各國與梁朝的關系相當活躍。《梁書》記載:梁時,林邑曾九次派使節入梁,扶南也曾八次遣使入梁,天竺國(古印度)、獅子國(古斯里蘭卡)以及其他東南亞諸古國也分別遣使與梁朝往來。《隋書·譙國夫人傳》記載,冼夫人送給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扶南(今柬埔寨一帶)犀杖,就是經海外貿易得來的。

大唐國力強盛,開拓了一條更長的“廣州通海夷道”,這條航線從廣州出發,穿過南海、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波斯灣,輾轉可達東非海岸,全程1.4萬公里。這一時期,陽江仍是海上絲綢之路上重要的轉運港和補給港。據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彼時,不僅從廣州南下的商船首站會到陽江,江南物產也會循海路來到陽江。

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朝廷廢高州都督府,置恩州,州治在陽江,屬廣州都督府管轄。

模仿南海Ⅰ號樣式的仿古船

▲模仿南海Ⅰ號樣式的仿古船

陽江窯在宋代崛起一度成“廣窯”象征

商船從廣州沿水路航行數日來到陽江后,需要哪些補給?又有哪些商品會在陽江裝船?

陽江市文廣旅體局二級調研員謝圣略介紹,商船到了陽江,必須補充淡水、物料、食物、藥品、酒類等必備之物。說起在陽江裝船的商品,最重要的是陽江窯燒制的瓷器。這些瓷器從北津港或石覺頭運輸上船,然后“放洋”至海外。

學者發現,從唐宋到明清,陽江均有窯址。清雍正年間的《廣東通志》記載稱,在宋代,廣東陶器以陽春、陽江為最。宋代正是陽江窯的鼎盛時期。彼時,大量中原人南遷至陽江。人們發現這一帶多瓷土,就用從中原帶來的燒瓷技術,開辟出著名的陽江石灣窯,并在今陽東大八鎮、陽春崗美鎮的陵環嶺、瓦窯嶺一帶建了20余座瓷窯。這些古窯靠近漠陽江主航道和石覺頭、北津港等港口,方便海運。陽江窯甚至一度成為“廣窯”的象征。

宋代,陽江海陵島或許還設有海關一類的機構。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談》一書中寫道,離廣州七百里的溽州(具體位置不詳,一說在臺山廣海,一說是在陽江海陵島)設有專門的“望舶巡檢司”,檢查來往船舶,保護商船安全。

大澳被譽“十三行尾”延續廣州十三行繁華

明清以降,陽江窯漸漸式微,但陽江作為商船中轉站與補給站的地位更加凸顯。李彪主編的《陽江文化勝景》一書,介紹了明代戲曲家湯顯祖與陽江的故事。湯顯祖曾遷謫廣東徐聞,后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南下北上時,都曾經過陽江,并留下六首詩,其中兩首詩都提到陽江蓮塘驛。蓮塘驛在今陽東合山鎮蓮塘村,西鄰那龍河。湯顯祖從香山縣出珠江口,經恩平來到蓮塘驛。彼時正值仲冬,蓮塘驛沒有“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美景,唯有一片枯枝敗葉。湯顯祖觸景生情,寫了《陽江道中》一詩,留下“蓮葉落已久,林塘映非昔……惟馀千里心,閑房眷幽客”之句。

蓮塘驛在清代已廢,但陽江留存了眾多海絲遺址,包括閘坡漁港、陽東大澳村、北津港獨石塔等。記者于8月下旬來到大澳村,村口兩棵巨榕間建有一座牌坊,上書“大澳”二字,牌坊后是一條石塊鋪砌的明清古街,3米來寬,長不過數百米。兩旁80多座疍家民居對開排列,漁民正在出售魚干、花膠等海味。古街旁,正在修葺的大澳商會別具韻味,不遠處還有晏清銀庫、萬人公(墳)、古炮樓等傳統建筑。古街盡頭是漁家民俗風情館,對開海邊有一座明代大航海家鄭和的雕像。現已退休的大澳村原村黨支部書記楊何生告訴記者,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曾在大澳設補給站。

大澳商會建筑別具風格。

▲大澳商會建筑別具風格。

澳,即港灣,既是歇息之處,也是起航之處。從泉州、潮州、廣州出發前往南亞、歐非的貿易商船多會經過或停靠大澳。到了清代,大澳村更與廣州“十三行”相列,被民間稱為“十三行尾”,這是歷史上大澳村最為鼎盛的時期。

為何大澳村被稱為“十三行尾”呢?楊何生解釋說:“清代廣州有十三行,當時大澳也有十三間商鋪,經營魚欄、造船、鹽店、銀號、海味等,商船來此補給,什么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商船從廣州十三行進貨后啟航,在大澳補給完畢離開,就是‘放洋’離開國境了,所以民間稱廣州為‘十三行頭’,大澳為‘十三行尾’。”

清末民初,由于陽江人善于制作鐵器用品,刀剪逐漸形成產業鏈。讓陽江刀剪名聲大振的是民國時期的頂流產品——“季芙小刀”。這款誕生于1939年的小刀,由陽江首飾匠梁季芙創制。“季芙小刀”造型奇特,前端特別尖銳鋒利,削鐵不崩口、不卷刃,其外觀也講究:刀片雪白,角柄黑亮,鑲上黃色銅頭,十分美觀。當時,梁季芙每天只能手制三四把小刀,因此即便每把刀的售價相當于一斗稻谷,在坊間仍供不應求。20世紀40年代,“季芙小刀”在廣東全省日用品博覽會上亮相,用“刀砍刀”的辦法和別的小刀比拼,并獲得勝利,陽江小刀由此名聲大振,小刀生產這一行業在陽江迅速發展。如今,陽江五金刀剪產業依然在全國處于龍頭地位,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七成以上,出口量占全國八成。陽江小刀與歷史悠久的陽江漆器、豆豉并稱“陽江三寶”。

南海Ⅰ號的打撈過程氣勢恢宏。

▲南海Ⅰ號的打撈過程氣勢恢宏。

南海Ⅰ號意外進入考古學家視野

20世紀80年代,南海Ⅰ號的發現充分證明了宋代海上貿易的繁榮情況。

根據考古專家的估計,兩千多年來,我國沿海海域的沉船數量超過2000艘,無數珍寶長眠海底。陽江閘坡漁家文化展覽館館長譚國良介紹,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他哥哥出海捕魚,在海陵島海域拖網作業,曾意外打撈出瓷碗。有類似遭遇的漁民相信一個說法,瓷碗是海底龍宮賞賜的。于是,他哥哥把完整的瓷碗拿回了家,把不完整的扔回海里。當時,誰也想不到,這可能是古代沉船上的珍寶。

1987年,英國人馬丁在藏書里發現了一條東印度公司古沉船——萊茵堡號,這艘船上裝有大量的白銀和錫錠,于1772年沉沒于陽江海域。馬丁拜訪廣州打撈局,提出了雙方合作打撈沉船的申請。

經過深思熟慮,中方答應了請求,廣州打撈局被指定參與打撈。雙方在協議中特別約定:除了萊茵堡號上的文物,其他中國文物,馬丁不可以打撈帶走。

1987年8月,雙方共同組建隊伍,展開了打撈工作,在陽江、江門一帶海域用“聲吶探測+抓斗抓撈海底淤泥”的方式搜尋,可謂是“大海撈針”。經過無數次失望而歸,工作隊終于抓撈了逾百件瓷器、數塊銀錠、十枚銅錢、一件錫壺,還有一條長172厘米的金腰帶。

對這個結果,有人失望,有人驚喜。馬丁是失望的,這跟萊茵堡號沒有任何關系。中方是驚喜的,打撈上來的瓷器包括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福建德化窯等著名窯口,首批文物的價值遠超萊茵堡號上的文物。現場的中方人員立即停止打撈作業,將這一重大發現上報文物主管機構。

當時,我國考古學界的人員專業能力、技術手段和資金實力較有限,無法大規模開展水下考古作業。198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國家博物館)與日本水中考古學研究所合作,組成“中日聯合南海沉船水下考古調查隊”,并正式將沉船命名為“南海Ⅰ號”。這次調查被譽為我國水下考古的起點,三位率先學習國際水下考古經驗的青年學者在水下觸摸到了南海Ⅰ號,心情激動異常。

遺憾的是,該計劃一度被擱置。1999年,因計劃填海造地建迪士尼樂園,香港特區政府邀請國家水下考古隊到港作水底考察。考古隊成員來到灣仔一家潛店買潛水器材,結識了潛店的陳來發教練。陳來發得知南海Ⅰ號考古面臨的困難,創建了名為“中國水下考古與探索協會(香港)”的民間組織,無償募捐120萬港元,重啟南海Ⅰ號水下考古項目。得益于這筆捐助,2001年4月,我國12名水下考古隊員對南海Ⅰ號進行了精確搜尋和定位;此后3年又開展了4次大規模的水下探摸和局部試掘工作,為編制發掘、打撈和保護方案提供了科學依據。

2007年4月9日,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工作正式啟動,據曾超群主編的《南海Ⅰ號》記載,基本思路就是把沉船、船載文物以及沉船周圍的泥沙按照原狀固定在特制的鋼箱內,將分散、易碎的文物一體化、一次性吊浮起運,放置到可人為控制的新水體環境中進行發掘和保護。

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及保護方案的制定、論證和最終實施,一共耗時四年,我國來自水下考古、文物保護、巖土力學、海洋打撈、水下工程、海洋環境和水文氣象等領域的專家開創了整體打撈沉船的先例,多項技術為世界首創。

文物工作者在細心修補瓷器。

▲文物工作者在細心修補瓷器。

海上敦煌震撼全球18萬件文物謎團待解

陽江海陵島十里銀灘上,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迎風矗立。建筑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環相扣組成,既似起伏的波浪,又如展翅的海鷗。走進博物館,一個深12米的巨型玻璃缸——水晶宮裝載著南海Ⅰ號。近40年的水下考古進程,沉睡840多年的南海Ⅰ號共出水18萬余件文物。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辦公室主任林良迎介紹,截至目前,南海Ⅰ號中的淤泥已經完成清理,接下來,考古人員將把鋼箱拆除,游人可一睹南海Ⅰ號全貌。

南海Ⅰ號何時沉沒?1183年可能性最大

南海Ⅰ號到底是何時沉沒的?船上的貨幣提供了線索。南海Ⅰ號出水了眾多銅錢,從漢代到宋代,時間跨度近千年。2002年,考古學家試發掘時,就有紹興元寶浮出水面。紹興是南宋高宗趙構的年號,紹興元年即1131年。這就說明,南海Ⅰ號的出發時間不會早于1131年。

10多年后,考古人員在一件德化窯青白釉印花雙系罐上看到了“鄭盡金記直癸卯歲次”字樣,另一件醬釉罐上則有“淳熙十年”紀年款。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是癸卯年,雖然從1183年至1279年南宋覆亡,中間還有一個癸卯年(即南宋淳祐三年,與前者相差一甲子60年),但沉船上并未發現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以后的銅錢和物品,且遠洋商船多在秋冬季出發。這里的“癸卯”,若判斷為1183年,恰可滿足瓷器當年燒好、當年裝船、當年出發、當年沉沒的條件。因此,考古專家認為,南宋淳熙十年(1183年)極可能是南海Ⅰ號的出發與沉船的年份。

江西景德鎮青白窯菊瓣紋碗

▲江西景德鎮青白窯菊瓣紋碗

銀鋌(重貳拾伍兩)

▲銀鋌(重貳拾伍兩)

南海Ⅰ號來自何方?或是從廣州港口出發

南海Ⅰ號的出水瓷器大部分產自江西、福建和浙江三地。2015年發布的第二份沉船考古報告認為,南海Ⅰ號最大可能是從我國東南沿海港口出發,前往東南亞、西亞。該報告沒有具體說明“東南沿海港口”是指哪個港口,泉州、福州、寧波均有可能。同時,該報告稱,沒有發現南海Ⅰ號在臺山、陽江停靠過。

2022年7月2日,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傳出消息,明確南海Ⅰ號上的部分陶瓷器產自廣東南海的奇石窯和文頭嶺窯。考古專家認為,南海Ⅰ號曾到過廣州。宋元豐三年(1080年)實行的“廣州市舶條”規定,中國商船前往“南蕃諸國”,只能從廣州出發,也只能返航廣州。南海Ⅰ號極可能是從廣州市舶司管理的港口出發的。

南海Ⅰ號因何沉沒?或是“頭重腳輕”又遇風暴

30多年來,南海Ⅰ號沉沒的原因眾說紛紜。考古專家張威認為,在南海Ⅰ號沉沒的地理位置,水流規律十分不穩定,容易發生海難,這也許是沉船原因之一。

另外一種可能,是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沉船。考古專家崔勇表示,所有已知的宋元時期沉船,只要是鐵器和瓷器混裝,全是鐵器在上,瓷器在下,防止因船身搖晃而碰碎瓷器,但也留下了“頭重腳輕”的隱患。南海Ⅰ號是宋代典型的中型船,完整長度應該有30米至35米,上有130多噸鐵器,下有瓷器17萬件(套),另外還有幾萬枚銅錢以及金銀、漆器、朱砂和絲綢等,共裝載了三四百噸貨物。可能是遇到了強烈的季風,加上“頭重腳輕”的裝載方式,南海Ⅰ號才沉沒于深海。

福建德化窯白釉印花四系罐

▲福建德化窯白釉印花四系罐

福建磁灶窯綠釉獅扭蓋熏爐

▲福建磁灶窯綠釉獅扭蓋熏爐

宋代金項飾

▲宋代金項飾

南海Ⅰ號有何寶貝?18萬件文物創紀錄

2003年,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開發項目組負責人、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考察了南海Ⅰ號的出水文物后,大為震撼,揮筆題寫了“海上敦煌在陽江”幾個大字,南海Ⅰ號從此有了“海上敦煌”的美譽。

國家文物局2019年8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南海Ⅰ號的出水文物有瓷器、金屬器、竹木漆器等,總計超過18萬件,創全國單個考古項目發掘數量之最。其中,以總重量超過130噸的鐵器和各種陶瓷制品為大宗。

2014年,中國絲綢博物館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大學等高校聯合研發出一種新技術,能尋找絲綢的微痕。在南海Ⅰ號的第10艙淤泥中,專家成功提取到了絲織品殘留物信息,經過鑒定,證明船上確曾裝載絲綢。人們十分驚喜,之前只能從古文獻中尋找“海上絲路”之說的依據,從未在考古中發現絲綢實物。如今,這一窘局被打破了。

南海Ⅰ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共計有14道橫向隔艙壁板,縱向有兩列隔板。這項“水密隔艙”技術能降低沉船風險,證明了當時我國的造船技術領先世界。

南海I號場館

▲南海I號場館

陽江海域千帆競發傾力建設海絲名城

沉舟側畔千帆過,一夢醒來百千年。千百年來,海絲文化浸潤,百越文化、高涼文化、中原文化、海外文化等在此交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陽江文化。春節鼉城行大運、端午賽龍舟、重陽放風箏……陽江人把日子過得有聲有色。

海絲情結在每個陽江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烙印。據陽江江城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德升介紹,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與絲綢之路頗有淵源。他的故居位于埠場鎮那蓬村,村中有河直通漠陽江。1943年,陽江籍著名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偕夫人輾轉跋涉,經河西走廊,入祁連山,出嘉峪關,到達敦煌臨摹壁畫,捕捉陸上絲綢之路的風韻,獲得了完全不同于嶺南地域風貌的視覺體驗。1947年,關山月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先后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地寫生,創作以絲路為母題的作品。他筆下的梅花朝氣蓬勃、奮發向上、不落俗套,既有個人風格,更有時代精神。

如今,陽江海域千帆競發,陽江人正沿著前人的步伐,傾力打造綠能之都、建設海絲名城。

陽江開漁節現場,百舸爭流。(資料圖片)

▲陽江開漁節現場,百舸爭流。(資料圖片)

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在建設中。以該博物館為中心,陽江沿海眾多港口遺址串珠成鏈,形成了一條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史跡的觀光線。廣東居民可沿著海邊公路,自東向西游覽大澳港、東平港、陽江天后宮、北津港、南海Ⅰ號、戙船澳(閘坡港)、豐頭港、溪頭港等諸多史跡。

閘坡港與南海Ⅰ號均坐落于海陵島。8月下旬,記者來到閘坡港時,天降大雨,但見漁船進進出出,水產品交易碼頭人聲鼎沸。海陵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曾秀霞介紹,陽江擁有閘坡、東平兩個國家級中心漁港,每年有超萬艘國內外船只來閘坡漁港交易。陽江的海洋捕撈能力躍居廣東首位,有“南海漁都”“廣東魚倉”之稱。

在海陵島閘坡港西北側的海面對岸,有30多年歷史的陽江港貨如輪轉,一派繁忙。1993年前,這里只是一個村莊,名叫吉樹村。如今,這里已建成包括海陵灣港區和青灣仔港點在內,規劃岸線長26.3公里、泊位數量達80個的大港。

俯瞰充滿活力的陽江港,陽江交投集團廣泰隆碼頭的主任楊計友告訴記者,海外的煤炭、金屬礦石、糧食等在這里“上岸”,陽江生產的綠能海上風電和包括陽江小刀在內的“陽江三寶”等在此“登船”遠赴海外,在這里,可以聽到陽江不斷加快開放的腳步聲。2023年,陽江港完成港口吞吐量約3687萬噸,現正朝著“億噸大港”目標不斷邁進。

千百年來,輝煌的海絲夢想從未改變,如今更煥發勃勃生機……

陽江閘坡漁家文化展覽館館長譚國良展示漁家斗笠,斗笠可盛水而不漏。

▲陽江閘坡漁家文化展覽館館長譚國良展示漁家斗笠,斗笠可盛水而不漏。

多種文化交融孕育獨特陽江話

歷史悠久的對外貿易、多元的民族文化,使得陽江文化既開放進取,又多元包容,在陽江方言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陽江話受白話(粵語)影響最大,含白話的詞素最多,有人也將陽江話劃入廣府話范疇。不同的是,陽江話的音調有11個之多,比廣州話的音調要高昂、尖銳。有人認為,這是因為近海風浪大,陽江人說話不能柔聲細氣,有時外地人聽了,就認為他們在“吵架”。

俚人和僚人是陽江早期的居民,陽江話也保留了大量的古俚僚土著詞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是“那”字(陽江話發音“挪”)。在古俚語中,“那”是水邊田野的意思。陽江話里的“那篤”意為田野的盡頭或角落,“那八”即坡田。據不完全統計,陽江帶“那”字的地名有80多個。

此外,陽江話還受到周邊語(客家話、潮汕話等)與外語的影響。陽江話中,“炣飯”意為“煮飯”,“炣朝”“炣晏”“炣晚”分別意為“煮早飯”“煮中飯”“煮晚飯”,“炣”字源于英語中cook一詞,原意為烹調,煮燒。這個“炣”字作“煮”字的用法,只有在陽江才有。

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