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帶動芯片巨大需求,芯片龍頭英偉達(Nvidia,NVDA)憑借先發優勢和強大的生態系統,穩坐AI芯片市場霸主地位,股價近兩年節節上升,更超越微軟(Microsoft)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上市企業,市值超過3.34萬億美元。半導體分析師指出,Nvidia不只硬件優勢,斷言其未來10年軟件服務渴市,英偉達股價仍未到頂,有將近五成的上升空間。
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僅用一年
英偉達最新市值超越微軟的3.32萬億美元,成全球最大上市公司,上位速度更一時無兩,其市值僅花9個月,就由1萬億美元升至2萬億美元,并于短短3個月內,更進一步升至3萬億美元。今年以來,英偉達股價已累漲176%,以過去5年計已累升逾30倍,遠超同期納指升幅;而以1999年在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上市開始計,連同股息再投資因素,至今回報可達5,910.78倍。
被員工評為苛刻老板 黃仁勛:形容非常準確
英偉達共同創辦人暨行政總裁黃仁勛是Nvidia靈魂人物,曾有在英偉達工作人士形容,黃仁勛是偏執狂,一直堅信自己想法。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節目《60分鐘》中,主持人亦向黃仁勛提到“在某些與你共事的人口中,你似乎苛刻、有完美主義,且不好合作”。不過,黃仁勛卻指這形容非常準確,“本該是如此。如果想創造卓越的事物,本該不是簡單的事”。
CUDA一度被指是蝕錢貨 股價跌剩1.5美元
成立于1993年的英偉達,多年來專注研發高效能計算的圖像處理器(GPU),其GeForce系列顯示卡能進行多種復雜圖像運算,并提供高解析度顯示效果,為游戲玩家帶來逼真的游戲體驗,早已穩座顯示卡的霸主寶座。
2006年,英偉達推出了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統一計算架構),令顯示卡可作為運算工具,而非單純用作圖形顯示。透過自動化應用程式的建置流程,CUDA可為開發者節省大量時間。
一年后,黃仁勛決定把CUDA內建入公司的所有GPU中,可是當時不只是產業界唱衰,就連自家的開發人員也不看好這個技術。然而,黃仁勛力排眾議,堅持自己的決定。他認為游戲應用有限,但運算需求無限,未來總有一天全世界都會需要GPU來進行通用運算。
黃仁勛憶述,CUDA推出后一直找不到關鍵應用,在缺少重要客戶支持下,卻要投入大筆金錢繼續開發,公司股價一度跌到只有1.5美元。投資者都以懷疑眼光看待黃仁勛,希望他能改善獲利表現,否則不應再砸錢投資。
雖然CUDA曾被認為是蝕錢貨,但其后英偉達等到了應用爆發契機。在加密貨幣熱潮興起期間,英偉達的高效能顯示卡,能處理比特幣獎勵的棘手數學問題,因此獲不少加密貨幣“礦工”搶購,令英偉達開始受到投資者注視。
2012年,有開發者發現CUDA架構可加速AI應用深度學習的運算效能。2020年底,OpenAI發布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立即引起全球轟動。英偉達作為建造AI系統相關芯片的主要供應商,其芯片訂單也隨瘋狂激增。
AI GPU去年出貨量近400萬 橫掃98%市占
英偉達用于AI運算的H100、H200等Hopper GPU型號大受歡迎,其AI GPU去年出貨量約376萬顆,但已成為收入主力。半導體研究分析機構TechInsights指,2023年英偉達的GPU收入為362億美元(約2,824億港元),不僅橫掃了98%市占,其收入亦相等于2022年的3倍。
黃仁勛已預告,計劃在2025年推出Blackwell系列芯片的高性能版本Blackwell Ultra,進一步加速AI開發,并在2026年推出Blackwell GPU的后續產品,代號為Rubin,將成為未來一顆顆金蛋。
英偉達不僅擁有領先的GPU技術,還構建了完整的軟硬體生態系統,與科研機構、開發者社區建立了緊密聯系。因此,就算Intel、AMD和其他競爭對手投入AI領域,紛紛推出自研芯片,但無一能夠撼動英偉達的霸主地位。
明年盈利料按年再倍升 分析師:股價仍可再升五成
未來增長方面,市場目前預期英偉達在第二個財季,收入達280億美元,即按年升107%。在2025及2026全個財年每股盈利預估為103%及28.5%,而收入增長預估為91.4%及30.2%。數據中心在今明兩個財年預估增長為112%及30.5%。
Rosenblatt Securities半導體分析師Hans Mosesmann認為,Hopper、Blackwell和Rubin系列是在最成功的產品周期中,能帶動市場占有增長,并指“真正故事是發揮硬件優勢的軟件”,估計未來10年,英偉達在軟件方面的銷售,將在整體銷售中顯著上升,而且擁可持續性,所以能帶動Nvidia的估值一路走高。Mosesmann更將Nvidia的目標價從140美元大幅上調到200美元,即是較周二收市價的135.58美元,有將近五成的上升空間。
不過市場亦有較審慎的聲音,研究公司New Constructs創辦人兼行政總裁David Trainer認為英偉達估值已過高,“將會面對與特斯拉(Tesla)一樣的魔咒,大量競爭對手入場,令公司銷售放緩及利潤削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