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境保護署2020年數字,園林廢物只佔香港固體廢物2.1%(每日222公噸),絕大部份被棄置于堆填區。不過,“自然在地”創辦人羅敏儀認為,棄置量少并不代表可繼續棄置這些可生物降解的物料,因它們會釋放甲烷。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估計,甲烷的溫室氣體增溫潛勢(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約為二氧化碳的84倍(以20年的時間尺度計算)。
園林廢物循環回收率少于3%
近十年間,香港園林廢物循環回收使用率都少于3%(2,000公噸),可見改善空間極大(每年6至7萬公噸被棄置于堆填區)。環保署在屯門曾咀建設園林廢物處理中心(Y.PARK,林·區)已投入運作超過兩年,將木質園林廢物轉化成有用物料,如堆肥、生物炭或升級再造等。
Y.PARK網頁上稱每日處理量為60公噸(即每年2萬多公噸),值得留意的是Y.PARK并不接收草屑、與樹干分離的樹葉和較細枝條,只集中處理木質樹干。綠化保養公司或物業管理公司在無選項下將綠化保養所得的草屑、樹葉、較細枝條,慣常地運往鄰近堆填區棄置。
樹藝業界斬樹時,大多會將樹葉嫩枝與樹干分離,方便運輸,但樹葉嫩枝不能運往Y.PARK。為免產生雙重運輸費用,樹葉嫩枝會連樹干一併運往鄰近的堆填區棄置。明年4月垃圾徵費實施后,堆填區的入閘費會增加。
羅敏儀估計,業界會樂意運樹干往Y.PARK免費棄置;至于絕大部份的樹葉和枝條會被放入指定袋棄置送往堆填區,可見問題未有完全解決。
▲環保署指蘇拉吹襲后,共收集了1,800公噸塌樹,有270公噸被篩選到Y.PARK作處理,最終有多少廢木被棄置到堆填區,就不得而知。
蘇拉吹襲造成1,800公噸塌樹
環保署指蘇拉吹襲后,共收集了1,800公噸塌樹,有270公噸被篩選到Y.PARK作處理,最終有多少廢木被棄置到堆填區,就不得而知。雖說超強臺風不是每年襲港, 但長遠預留幾片臨時政府土地,讓園林廢物降解,之后可作循環再用于未來新市鎮發展的綠化基建上,而非到時從北歐或加拿大大量入口泥炭土(peat moss)作為有機物質去栽種樹木,明顯此舉令香港增加碳足跡。
市民未有抗拒園林廢物設施
羅敏儀表示,最近完成了由深入訪談及問卷調查組成的研究,參與者包括2,470位公眾受訪者及近400位持份者。綜合結果及分析后,她認為政府應儘快訂明園林廢物管理責任,為垃圾徵費作好準備。
同時,持份者認同將園林廢物分類兩大類作處理責任及制度之依據,例如木廢料(如樹干、樹枝)和綠廢料(如樹葉、草屑、綠籬、細小枝條)。
根據公眾網上問卷調查顯示,市民傾向支持 “收集路程短、設施數量多,而小規模的處理設施”,顯示市民對園林廢物設施沒有“不得在我后院”的看法(Not In My Back Yard)。
另外,日常綠化空間的修剪保養,主要生產綠廢料,處理責任應由該綠化空間的擁有人負責,政府應儘早鼓勵園林廢物生產者在各自的場地以分散模式(Decentralized)將綠廢料進行循環再造,在空間條件許可下實現“就地堆肥”(on-site composting);至于木廢料,羅敏儀建議政府可在中等位置(mid-range)增設臨時或永久收集和加工中心。
ESG認證計劃 為永續發展出一分力
由星島集團聯乘香港理工大學合辦推出“ESG認證計劃暨嘉許禮”2023,旨在嘉許禮提升社會各界對ESG的關注,當中包括專業評審和建議還有理工大學的培訓講座,想知道更多參考詳情可以到主題網站了解更多,為ESG永續發展出一分力!
以上內容歸星島新聞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