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2024大選倒數8個月,鑒于臺灣身處中美兩大國對峙的前線,這場選戰備受國際矚目,被指可能會為臺灣開辟新走向,重塑臺海緊張局勢。國民黨17日確定征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外媒普遍形容他是“溫和派”,試圖在臺灣與大陸關系議題上走一條中間路線(middle ground),而國民黨也寄望提名侯友宜出戰,能夠吸引到憂心當前兩岸情勢緊張的選民。
▲侯友宜上任新北市長后與美方陸續展開合作,也與許多外國使節、國際友人互動,彰顯其國際視野。中央社
藍寄望侯 兩岸政策提折衷方案
美國《紐約時報》18日報道說,國民黨曾是臺灣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力量,但在前兩次“總統大選”失利。如今,國民黨將重返執政的希望寄托于一種新型候選人身上:一名廣受歡迎、在棘手兩岸議題上有如一張白紙的地方首長。侯友宜因此成為理想人選,并被期盼在兩岸議題上找出折衷方案。
近年來,國民黨一直在“與大陸保持友好”和“臺灣民眾對北京的負面觀感”之間努力尋找平衡。但隨著中美角力加劇、兩岸關系緊張,國民黨希望以“兩岸牌”為爭取選票的主要戰略,以相較民進黨與北京有較大的談判溝通空間這一特點來吸引選民。
侯友宜披掛參選,面對的主要對手是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紐約時報》指出,賴清德若勝選,大陸可能會延續現行政策,凍結兩岸高層往來,臺美也會維持緊密的關系。侯友宜和國民黨如勝選,則可能與大陸重啟溝通管道,并降低軍事緊張情勢,從而減輕臺灣加強與華府往來的壓力。
侯若勝選 將與中方重啟溝通
《華爾街日報》則提到,侯友宜在不同黨派之間擁有罕見的吸引力,但對北京方面態度模糊,在應對主導臺灣前途的地緣政治洪流方面經驗有限。英國諾丁漢大學臺灣研究學者丘琦欣向BBC中文表示,迄今為止,侯友宜已陸續發言,嘗試界定他的兩岸政策,試圖將自己定性為一個溫和的候選人。
不過專家亦指出,侯友宜對臺灣定位的說法,跟前總統馬英九等藍營大老的立場存在差異,侯口中的“臺獨”定義也仍需要厘清,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遭疑與美互動少 侯稱8度造訪AIT
新華社17日晚間刊出簡短報道,提到國民黨中常會宣布征召侯友宜參選下屆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天稍早,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對于國民黨的內部事不予評論,但他也表示,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重啟兩岸談判不是幻想,是現實可行之路。
侯友宜的地方政治人物背景,是否導致他對國際外交特別是臺美關系及軍事領域的論述不足,這一點也受到批評者質疑。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學者葛來儀(Bonnie Glaser)說,整體而言,侯友宜與美方的互動非常少。侯自稱與美國在臺協會(AIT)官員已會面至少8次,但新冠疫后邊境松綁以來訪臺的美國國會代表團,都未能見到他。
來源:中國時報